您的位置:新闻动态>公司动态
攻坚克难重建急重灾区农民新居——记四川省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优秀建设者刘天华事迹
发布时间:2011-05-05 16:04:59 阅读:2477次
2008年10月,在四川灾后紧急重建任务中,公司承接了成都市彭州龙门山团山村、三沟村、九峰村、灾后重建15万平米农民新居安置点,安装任务(合同产值2500万元)工期一年。公司将这光荣而繁重的任务交给了共产党员项目经理刘天华。接手任务后,他独自一人多次开车沿着被地震撕裂公路和奇曲不平时而被山体滑坡阻断的山路,踏勘在崇山峻岭的施工现场,三个农民新居点分别在三个不同的自然村,从龙门山沿进银厂沟山路成一线,团山村在龙门山山口,三沟村在中间、九峰村在银厂沟沟口,各点相约为8公里和15公里。他一边看现场一边了解建材市场供应情况,他一边思考如何组织三个点的施工,一边想怎样保障材料的供应。在他的积极主动的带领下一群青年职工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在灾后重建的舞台上勤奋工作、埋头苦干,克服工期短、任务重以及频繁余震和恶劣环境所带来的巨大困难,优质、高效的完成了任务。为龙门山急重灾区建好了一片崭新漂亮的新居,展示了华西人为社会奉献不怕困难的精神品质。
一、克服恶劣施工条件,制定科学施工方案
工程所在地的团山村、三沟村、东林寺地处龙门山脉,远离市区、道路艰险、气候恶劣,是5.12大地震的重灾区,更是余震的频发地带,加之工程采用的是EPC管理承包模式,设计、采购、施工都必须自行完成,项目进驻施工变得困难重重。为选定一份科学的设计方案,刘天华拖着不便的腿脚,冒着余震和塌方的危险先后多次跟随设计研究院深入现场进行勘测,反复确定管线的布置,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为项目正式入住现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3月,项目正式进入现场施工。期间,地质灾害不断,6、7月份暴雨接二连三,三沟村项目在河对岸,重车不能从桥上过,只能从河中搭设的施工便道过下雨就涨水,材料根本运不进去,进入11月气温骤降经常大雪纷飞,恶劣的气候考验着项目的每一位职工。他和大家吃住在项目上,一面积极鼓励广大职工要克服畏难情绪,坚定完成任务的决心工作在现场上,材料提前准备,生活后勤早做准备,积极与公司保持联系把公司对大家的关心送到每个职工和农民工的心上,极大地振奋了士气。寒冬腊月,大雪飞舞,项目依然坚持全力组织施工。实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保证受灾的村民在春节时住进新房的目标。
二、狠抓质量严控成本,力争实现管理目标
灾后重建项目尽管合同中标价很低价,要实现灾后重建项目不亏损的目标,付出艰难可想而知。刘天华想方设法采取一系列措施狠抓质量、严控成本。一是在施工过程中,坚持定期开展质量安全大检查,把它作为一项经常性、制度化的工作来抓,发现问题马上解决,杜绝质量安全事故,确保质量安全。二是节省开支,强化成本管理。由于工地离成都较远,道路交通十分不便。为节省运输成本,他经常用自己的私车从成都带材料到项目,往返从不跑空趟。同时,在施工生产中,他都十分重视每一个细节,从材料选择到施工方式再到技术创新,他都严格控制成本管理,做到比值比价、精打细算。三是在材料的维护和保护中,他主动联系当地的派出所、治安队和项目的工地保安,坚持不定时、不定点的全天候巡查,保证线缆和材料的安全。
三、关心职工锻炼新人,营造一个和谐团队
在生活中,刘天华细心照顾着项目的每一位职工。队伍进驻之初,项目面临着无饭吃、无房住的困境。为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他开工前多次到工地周边进行考察,在当地租用一些相对较好的房屋,安顿好大家的住宿问题。为了让大家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他又专门请了一个厨师为大家做饭,解决大家饮食问题。余震中,许多管道电线遭受破坏,大家饮水取暖十分困难,他又主动协调当地政府,从三公里外接来了水源,并安装了水箱,解决了大家的用水难题。同时,在工作中,刘天华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十分注重对年轻人的锻炼和培养,经常手把手对其帮助提高,在艰苦的环境中磨励青年的意志。刘天华同志腿脚不便却经常开车往返成都和龙门山之间,由于工期紧怕路上堵车,时常半夜开车运送材料,他精打细算,吃苦在前的精神得到大家的赞赏,得到了大家尊重。
2015 版权所有 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安装工程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by www.huashiaz.com
2015 公司地址:中国.四川.成都.金牛区马鞍西路9号 邮编:610081 电话:028-83333870 传真:028-83333870
E-mail:admin@huashiaz.com 信息中心: 028-83334952 备案编号:蜀ICP备140005号
技术支持:成都指南针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