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企业文化>员工风采

一段令人永远难忘的“奢靡”场景文字描写----阅读张露萍烈士事迹有感

发布时间:2016-06-22 09:42:48  阅读:2366

对“奢靡”场景的描写,是写作中的一种常见手法。我由于身体羸弱,导致不爱动,而养成了喜好读书看报习惯,并形成“读万卷书,行‘零’里路”这种既适用自身体质状况,又符合低碳环保的业余文化生活理念。在此习惯和理念指导下,也在阅读中外作品过程中目睹了大量的“奢靡”类场景描写。但由于许多“奢靡”场景描写最终是衬托的“朱门酒肉臭”或“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式豪华,故此类描写阅读后我就一个也记不起了,但下面这段例外---“当外面喊了她后,她镇静地、缓慢地精心梳头。梳了又梳,一直梳到她认为最满意、最时髦的发型。然后她从皮箱中取出浅咖啡色薄呢连衣裙和红宝石戒指,自己穿戴好。接着,又拿出一支口红,要旁边的人为她化妆。然后在她那双高跟皮鞋踏出的铿锵声中,走向外面停放着的美国道奇牌大汽车。”看了上述这段“奢靡”场景描写后,读者肯定会觉得此文字描写中这位打扮的极其美丽时髦女郎,是要去参加一场“娱乐至死”的狂欢“派对”?或是百花争艳的盛妆舞会?但都不是!她是去刑场赴死!她的名字叫——张露萍,发生时间是1945714,地点是国民党贵州息烽监狱。这段描写既展示了“砍头只当风吹帽”的共产党员英勇气概,又使我们看到了一位具有美丽、高贵、大方、无畏气质,与刘胡兰、冷云(八女投江的带领者)、江竹筠(江姐)和丁佑君等同样“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的,又一位独具“青松气质、红梅品格、荷花风采”的“圣女’形象。而张露萍由于其骄人出色的工作业绩(她在抗日战争重庆工作期间,把地下党小组建到了国民党军统局的核心部门----电讯总台),也理应成为最当之无愧贴近歌曲《红梅赞》所颂扬的人——“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张露萍烈士年仅二十四岁就牺牲了,但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前,她不愧是党的好女儿,人民的巾帼英雄。死后,她英名永垂,浩气长存。她的不朽事迹和高尚气节,闪砾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她以挺拔高洁的青松气质形象和傲霜斗雪的红梅品格,以及“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的荷花美丽风采,而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在时值即将迎来伟大中国共产党诞生95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张露萍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牺牲的中国共产党优秀儿女们。

说明:

1上述张露萍的赴刑场描写文字段落,摘自《成都日报》201171日第43版(特刊)中“张露萍:活的亮亮,死的堂堂”一文。

2本文中提到的上述张露萍烈士的赴刑场描写,是我人生中第三次被文字的力量所震撼。。。。我第一次被文字的力量所震撼是在1979年阅读周文雍和陈铁军烈士故事-----1927121日的上海,举行了一场记入中国历史记载的婚礼,婚礼地点是当时上海最豪华酒店“大华饭店”,新郎是窃取北伐革命成果的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新娘是上海市的著名名媛宋美龄;两个月后的192826日广州,也举行了一场记入中国历史记载的婚礼,婚礼地点是广州东郊红花岗刑场,新郎是曾任广州武装起义总指挥部行动委员会委员兼工人赤卫队总指挥的周文雍,新娘是受党派遣,协助周文雍进行广州起义准备工作,而装扮成周文雍妻子的陈铁军。由于叛徒出卖,周文雍和陈铁军同时被捕。在狱中,他们备受酷刑,但决不叛党。敌人无计可施,遂将他们押赴红花岗刑场。在刑场上,两人面对周围群众,宣布正式结为夫妻,并且陈铁军还发表了气贯长虹的“婚誓”:“亲爱的同胞们,姊妹们!我和周文雍同志的血就要洒到这里了。为了革命,为了救国救民,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而牺牲,我们一点也没有感到遗憾!同胞们,过去为了革命事业的需要,党派我和文雍同志同住一个机关。我们的工作合作得很好,两人的感情也很深,但是,为了服从革命的利益,我们还顾不得来谈私人的爱情,因此,我们一直保持着纯洁的同志关系,还没有结婚。今天,我要向大家宣布:‘当我们把自己的青春生命都献给党的时候,我们就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来做我们结婚的礼炮吧!同胞们!同志们!永别了,望你们勇敢地战斗,共产主义一定会胜利,未来是属于我们的。’” 一对革命情侣,就以这样的英勇气概慷慨就义了。。。。我第二次被文字的力量所震撼,是在2005年阅读全国高中《语文读本(必修)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月第一版)广州黄花岗起义烈士林觉民写的《与妻书》-----20世纪初开始,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就成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革命党人不断利用会党和新军发动武装起义。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而使得这些起义均归于失败。为了振奋信心,唤起革命热情,孙中山在国外召集同盟会重要骨干,决定集同盟会精英,于1911427日再在广州举行起义(黄花岗起义)。由于敌我力量极为悬殊,此以卵击石般的起义将可能是有去无回的结果。面对此情况,作为从日本归来的主要起义人员林觉民,仍然满怀悲壮,下定慷慨赴死的决心、无所畏惧地积极投身到推翻清政府黑暗腐朽统治的武装起义中。在即将面对生死诀别的起义前三天的夜晚,林觉民给妻子陈意映写下了此篇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情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哭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黄花岗起义烈士林觉民的此《与妻书》由于所表现出的情真意切、字字泣血,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凛然正气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撼人魂魄。作者对爱妻的那份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和舍生取义气度风范,以及其所真切表达的呼唤共和、敲响数千年封建王朝丧钟的思想。从而使得此文与贾谊的《过秦论》、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诸葛亮的《出师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天祥的《正气歌序》、梁启超的《少年中国》及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等文章一起成为了影响中国历史的9篇政治美文。

3张露萍(1921-1945),原名余硕卿、余家英,出生于四川省崇庆县(今崇州市)。张露萍从小就阅读了大量书籍,并在革命爆发后,思考救国救民之路。1937年,在成都读中学的张露萍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四川总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711月,在车耀先和党组织的帮助下,张露萍和同学一路奔赴延安。张露萍到达延安,进入陕北公学继续学业,随后被保送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并于1938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10月,张露萍受党派遣回四川工作,秘密打入重庆国民党军统局电讯处及电讯总台,担任党在军统局电讯总台的地下党支部书记。他们白天分头工作,晚上秘密聚会,交流情报。张露萍还负责与中共南方局的联络,把同志们从军统机关截获的重要情报送到南方局。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发展了党的组织,支部成员达到7人。张露萍领导的地下党支部犹如一柄出鞘的利剑,插在敌人的心脏,在敌人最森严、最机密的特务首脑机关里,构建了一个党的“红色电台”,同敌人展开特殊的战斗。他们及时准确地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使党组织多次躲过敌人的破坏,并使敌人的许多秘密行动被我党掌握。19403月,地下党支部不慎暴露,张露萍等7人全部被捕,引发了震惊国民党上下的“军统电台案”。此案也震惊了蒋介石,为此戴笠亲自审讯张露萍。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恶徒,对张露萍软硬兼施。先是花言巧语,妄图软化;继而酷刑逼供,肉体摧残。但张露萍坚不吐实,戴笠毫无所得。对此蒋介石亲自出马干预了,他大骂戴笠无能,并命令戴笠:“对这七个人,即使搞不出共产党的证据,也要长期囚禁,随时可以处决。”由于敌人没能从张露萍口中得到任何党的机密。1945714日,年仅24岁的张露萍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4《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925年所写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当时美国正处在新旧交替的历史交叉口,由于资本主义蓬勃发展,让美国从农业文明迅速进人了工业化现代社会。同时,在一战后期参战的美国,因没有受到战争重创反而大发战争财,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加上政府自由市场经济政策,使得美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交通、矿产、建筑业扩展迅速,电器、汽车制造业猛然倔起,汽车、电器设备、家庭机械、加工食品和成衣开始进人家庭,给不少美国人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舒适。地产交易、股票市场特别活跃,一些投机家在这类赌博性行业中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财富的多少成了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人们开始了盲目地赚钱,赚“快”钱,赚更多的钱;追逐变富裕,变得更富裕……同时,享乐主义在美国大行其道,传统清教徒式的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所推崇的“勤劳节俭”等思想,逐渐被追求个人财富、享受物质生活等消费享乐主义思想所取代。小说通过一夜暴富的主人公“盖茨比”的奢华生活及其“悲惨”结局故事告诉人们,如果人的梦想,仅仅只有对物质金钱追求和对成为“大富豪”的渴望,却缺乏对为什么要拥有财富和拥有财富后,究竟应该怎样生存这样一些具有人类终极意义的问题的思考,这样的梦想终究是海市蜃楼,其也必定是短视和没有延续力的梦想。实际上当物质金钱代表一切的时候,人们梦想中原来所包含的理想成分就已经不在。小说反映出追求物质金钱的美国梦,虽然并不尽然是一个全部表达了美国精神的梦想,但美国梦中物质金钱的一面提醒人们应给予这样的思考:在美国梦中的物质金钱梦想这部分实现以后,还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梦想?其内涵究竟应该包含一些什么样的原则?没有—个社会能够仅仅依靠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去长期维持人们的生活意义和兴趣,人终究是要过精神思想文化生活的,只有精神思想文化生活才具有无限丰富发展空间。这也是一个有关人类与动物及其它行尸走肉的生存意义不同的根本性问题,因为人类如果把物质追逐作为主要梦想就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梦想,是终将会幻灭的梦想。此小说在批判追求奢侈腐化生活的同时,更进一步指出----“人的灵魂腐败才是最可怕的”。此小说对仅仅改革开放32年就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中国百姓,有一定的反思参考价值,特别是在充斥着“我为我,人人为我”,只有自己,无他人的极端自私理念的当下社会。


                                                     蓝 



2015 版权所有 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安装工程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by www.huashiaz.com

2015 公司地址:中国.四川.成都.金牛区马鞍西路9号 邮编:610081 电话:028-83333870 传真:028-83333870

E-mail:admin@huashiaz.com 信息中心: 028-83334952 备案编号:蜀ICP备140005号

技术支持:成都指南针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