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企业文化>员工风采

迎来春色换人间——写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14-08-13 08:42:26  阅读:3456

公元1904822日(清光绪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场埤坊村一座普通农家三合院里,一个叫邓绍昌的农民迎来了他长子的诞生。而这个中日甲午战争10年后出生的,在生下时与其他男婴无任何差别的孩子,在75年后却成为了一个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巨人。他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那么这个生下时与别人无二样,后来却又是怎么成为巨人的呢?其对国家和人民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只要通过对邓小平所做以下几方面的了解就可找到答案。

 

一、及时改革开放,把国家引入发展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

 

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终于告别了百年战乱,迎来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但由于毛泽东同志以阶级斗争为纲和反对资产阶级思想等理论的错误,使得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落在了世界后面,并且在建国27年后的1978年仍然还有2.5亿农村人口处于吃穿困难的贫困线。就是城镇居民也是处于粮食定量、肉定量(四川城镇居民每人每月供应定量肉为500重量)和食用油定量(四川城镇居民是每人每月供应定量粗榨菜油为250重量)的状态。而被人羡慕的国营企业工人的平均收入也只有四十多元人民币。同时国家的外部环境也很不好,随时处在与苏联爆发全面战争的状态。因为自19693月发生中国与苏联争夺珍宝岛的激烈战事后,苏联在5000多公里长的中苏、中蒙边境上布置了上百万军队和数千辆坦克装甲车。其布置在中国东北边境上的部队,随时准备重演着19458月苏联红军消灭日本关东军占领东北全境的例子;其布置在中蒙边境的部队,则随时准备重演着1211年成吉思汗从蒙古高原南下攻克野狐岭(今河北张家口北),围困金朝中都燕京(今北京市)的例子;其布置在中国西北边境的部队,则随时准备占据1876年左宗棠背着棺材出征收回的新疆自治区。面对中苏边境的上述态势,使得经济状态已捉襟见肘的中国政府,不得不再花一大笔钱进行国防工业的内迁建设(“三线”建设),整个中国经济已处于崩溃的边缘。危机深处是转机,在1978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复出工作不久的邓小平发表了:“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就要亡党亡国”的论述。并通过此次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而彻底告别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与人斗其乐无穷”和“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等极左指导思想。这是中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这是一次当代中国的“明治维新”。全体中国人民将乘着由邓小平掌舵的列车告别贫穷,走向富裕。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此次会议后数年间,所采取的改革开放理论及政策和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则有如世界科学史上哥白尼的“日心说”和世界哲学史上马克思的“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说”和波普(卡尔·波普)的“开放社会说”,使社会主义制度获得了新生。因为当20世纪70年代苏联等同样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国家,还继续秉持长期冷战状态形成的“忘战必亡”一元论执政理念时。小平同志却审时度势的分析出世界大战暂时打不起来及人类长期和平走向的趋势,并首先在全球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中感悟到“忘经济必危”、“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危”的未来社会执政铁律。而在此十多年后发生的苏联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巨变等震惊事例,均证明了小平同志此预见的英明伟大。而苏联这个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世界超级大国;一个由“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十月革命”所诞生,在摇篮中都挺住了世界各大帝国主义扼杀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没有被凶悍无比、所向披靡纳粹德国军队打败,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牺牲近3000万人之巨,为拯救20世纪文明免于被人类历史上最残暴、最邪恶、最灭绝人性的德、意、日法西斯主义奴役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就因其在与北约和与中国同时对峙的冷战中,长期“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导致解体了。此解体原因直到今天看来都大大超出人们意外,但现实就是如此无情。通过回看苏联解体事件说明,小平同志主张的改革开放政策拯救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二、实行联产承包制,解决农民温饱

 

民以食为天。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也证明,粮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一个最重要因素。然而自从1950年代后期实行农村“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后,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却没有被调动起来,与刚解放土改分地后的积极性形成了明显反差,从而造成了2.5亿农民处于贫困状态。对此,小平同志及时在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制,从而使束缚亿万农民积极性的土地真正成了“希望田野”,并彻底解决了农民吃饱问题。

 

而解决亿农民的吃饱问题,就是在今天高科技农业时代,对任何国家也是极不容易做到的。小平同志光是仅凭解决好此一项事宜,就足以成为世界伟人。而随着粮食问题的解决,中国人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状况也得到根本改善,人均寿命也得到极大提高。

 

三、废除推荐制度,恢复高考,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公平政策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文革”开始后就停止了高考,1977年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后,及时拍板恢复了因“文革”中断了十一年的高考——“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而“高考”的恢复则意味国内在招工、招生等就业中实行了数年的类似印度种姓制的“出身成份论”的结束。“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中国人所接受的第一个平等理念。今天回过头来看,小平同志及时恢复高考的历史意义决不仅仅局限在高考之内,而更重要的是在高考之外它所体现出来的平等、人权(如受教育权)、尊重人才的现代理念。在一定意义上,改革开放之初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是以恢复高考这个教育科技文化领域的“实践杠杆”操作启动的。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科学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开端,也是实行全面拨乱反正的一个突破口。它不仅对于当时推动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没有高考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就没有后来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恢复高考还可以说是对国民公平竞争的价值理念、国人平等意识的一个启蒙,是近数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四、解决知识青年返城及就业问题

 

由于“文革”动乱导致国家经济发展停滞不前,造成在此期间毕业的2000万城镇中学生无法工作就业,从而只有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条路。尽管随着国家工业发展需要和“高考”恢复而招收了不少这些知识青年进入工厂、大学。但面对庞大人群,只能是杯水车薪,截止1978年底仍有近1800万“知青”们还在农村接受“再教育”。面对“文革”动乱造成影响中国上千万普通百姓家庭的恶果,小平同志及时拍板解决此历史遗留重大问题。并在全国各个城镇广泛开展主动解决返城“知青”的就业门路,至1979年底全国已有1776万“知青”给予了返城。

 

五、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保证就业,保证人口质量,提高妇女地位,避免改革开放发展成果被过快人口增长所吞噬

 

得益于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其创造的世界领先伟大农业技术,使得中华民族自汉代以来就成为世界人口大国。但由于受中国可耕土地面积限制和靠天吃饭气候影响,人口超过一定规模后,一旦遇天灾而出现粮食大减产时,其导致的饥荒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尤其是经历了“康乾盛世”后,中国人口达到了近四亿的巨量,其对土地和国家管理所带来的压力和风险也是空前巨大的。虽然此风险大清朝从上至下无人感知,但却被1792年来华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所发现,其并依据此断言,“大清”当前的繁荣维持不了50年。而当历史走到1980年,中国大陆人口已达8亿,面对这庞大的人口以及取消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和解决“知青”返城所带来的空前就业压力。1980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要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并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降低人口出生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由于此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大陆自1980年至2007年的28年间,少出生了4亿多人。使中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正是由于此期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做到了同步提高,从而避免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被过快增长人口所吞噬。计划生育政策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还为提高中国妇女地位、保障妇女身体健康、提高文化素质起到了良好作用。并彻底改变了中国妇女几千年来以承担生育工具为主的家庭角色和“重男轻女”的养育后代习惯。

 

六、结束语

 

与《圣经·旧约》中那个天不怕、地不怕、无感恩心、无敬畏心和暴殄天物的所多玛城人民不同,中华民族是受了几千年儒家文明经典思想熏陶而最懂得感恩的伟大民族之一。在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情不自禁的要怀念这位把中国带入盛世的设计师,特别是在当下许多人把改革开放伟大成果视为理所当然之时,我们更应该饮水思源,感恩小平。任何一位经历了“文革”动乱的中年人只要他一回想起、一对比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就应该产生感恩小平之情。因为是小平同志主导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在仅仅35年间就从一个连非洲撒哈拉沙漠里最贫穷的小国家平均人收入1/3都不到的国家,一跃而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人均国民收入也由1978年的190美元到2012年的568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1倍,农村居民增长58倍,并让6.8亿人口摆脱贫困。

 

当然中国改革开放35年来取得如此罕见巨大成就,除了与邓小平理论正确指导分不开外,也还与经历了“文革“噩梦后,中国人民对改革开放所报的巨大信心和巨大耐心分不开。而当人类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时代和地球村的到来,人们的耐心也已变得越来越小,浮躁感和焦虑感则变得越来越重。此必然是无论哪国和哪个民族,要想再出现中国改革开放的罕见奇迹是不可能的了。即:中国改革开放的奇迹在未来人类发展中将是不可复制和超越的。

 

人类历史记录是真实客观公正的,它既会记录下中国发生的“文革”荒唐运动,也会记录下中国因改革开放创造出的人类前所未有过的伟大经济奇迹,而这个奇迹的总设计师就是本文所要怀念的人——邓小平。 

 

183517岁的马克思在他中学毕业文中对人生职业选择时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受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小平同志就是马克思中学毕业文中所说的那种为人民谋福利的人。作为毕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奋斗和使中国经济腾飞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小平同志从没有为自己修建一座纪念碑和纪念堂,却留下---“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的遗愿。这也说明小平同志是一个真正的、科学的、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今日中国人民富足、安康、自由的幸福生活就是小平同志丰碑的最好体现。

 

时光荏苒,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17个年头了。在即将迎来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我做为受惠于小平同志及时恢复高考的一名1978级大学生和经历了祖国由人民吃穿困难的经济弱国到家家丰衣足食的经济大国转变的一名中国人,受良心驱使和阅读“忘记过去苦难,将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名言提醒,特在繁忙工作中抽空写下本文,以表达对小平同志的怀念之情和感恩之心,并同时也衷心祝愿在今后日子里:我们因改革开放而富裕起来的人民——从富裕走向更加富裕!我们因改革开放而繁荣起来的社会——从繁荣走向更加繁荣! 我们因改革开放而强盛起来的国家——从强盛走向更加强盛! 我们因改革开放而灿烂辉煌的伟大、光荣、正确中国共产党——从灿烂走向更加灿烂!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

 

让我们继续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永远收获着希望!

有道是:

小平业绩垂千古,改革开放强中国。

百姓生活翻巨变,迎来春色换人间。

2015 版权所有 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安装工程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by www.huashiaz.com

2015 公司地址:中国.四川.成都.金牛区马鞍西路9号 邮编:610081 电话:028-83333870 传真:028-83333870

E-mail:admin@huashiaz.com 信息中心: 028-83334952 备案编号:蜀ICP备140005号

技术支持:成都指南针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